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王一恒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地点: 北京 海淀
签名: 看的高,才走的远
想的深,才跑的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561
  • 博客访问:1224107

专家文章

王一恒:李书福吞的不是沃尔沃,吞的是魄力和市场规律 2011-04-26

标签:

福特20091028日宣布吉利集团成为沃尔沃优先竞购方之前,张认识的朋友中90%的人认为吉利在开玩笑。

张自己早就改变了看法。张曾任英国BP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BP集团财务与内控高级顾问。参加吉利收购英国锰铜公司股权的后半程谈判之后不久,20072月,张成为吉利汽车(0175.HK)负责内控和国际业务发展的副总裁。大约过了半年,他听到李书福说:你应该看看沃尔沃这个公司,如果我们想并购的话应该怎么做。

“说句实话,刚开始我都是(心里)咯噔一下,”张对《中国企业家》说。“还有这种想法?”2007年,张看到的吉利正在为更换自己的卑微血统痛苦挣扎。当时,在售出旗下高端品牌阿斯顿·马丁后,福特又传出欲出售沃尔沃,但张从未想过它与吉利有什么关系。

预研进行了几个月,张开始认识到李书福的想法“从战略上讲有合理性”。张担任BP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时曾研究中国能源需求的发展,他的数据和结论反馈回伦敦未得到信任:中国能源需求很多来自机动车的消费增长。中国汽车市场的空间巨大,吉利是一个合适的领路者。这也是李书福日后说服福特和沃尔沃的重要理由。

吉利在美国聘请了顾问公司向福特表达购买沃尔沃的意愿,李书福也曾主动上门拜访,福特置之不理。直到2008年底,福特仍未对吉利有任何表示。“当然我们会有挫败感,”张说,“我们这么有诚意,还找了专门的顾问公司,你完全不理。但平心静气地想,我不就是要说服你吗?”

吉利判断,福特出售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和沃尔沃是出于战略考虑而非财务选择,因此并不会因为财务状况好转而放弃初衷。张说,李书福对此的态度是:你们不要担心,早晚是要卖掉的。

2009年初,张跟随李书福到美国再次拜访福特汽车总裁兼CEO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这一次,李是受到了福特的邀请。吉利意识到机会来了。

张说,这次拜访前福特已经对吉利做了很多研究,“他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才会决定是不是跟你谈。”事实上,可供福特选择的买家并不多,吉利对沃尔沃表现出的热忱更是绝无仅有。

张牵头组织的项目团队开始进入加速阶段。张向李书福推荐了自己BP集团的同事袁小林。

1994年毕业于中国外交学院,任外交官多年。2000年进入BP,负责重大并购项目,曾参与和主持包括英国北海油田、荷兰炼油厂、美国润滑油厂、韩国化工厂等在内的股权交易等项目。袁小林曾对张选择吉利感到不解,2008年下半年,当张出差到伦敦建议袁也加入时,袁小林再次表示惊讶。

“大企业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袁小林对《中国企业家》说,“在选择潜在买家时有个较高的门槛,以保证并购不会留下隐患。因此它们通常不会找小公司。对于吉利购买沃尔沃,英国人通常会说:‘很有意思的一个想法。’我想福特当时可能也这么看。”

现在,袁小林同意与李书福见个面。他利用假期到杭州吉利总部,参与了一些关于此次并购的“非常深入的讨论”。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假期,袁小林发现李书福与自己印象中的“农民企业家”完全不同,吉利团队表现出的专业素质也让他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在袁看来,并购沃尔沃这件事,“已经变成真的了”。袁在“做大池子里的小鱼”和“做小池子里的大鱼”之间做了权衡,“我觉得我的能力和经验最好的发挥方法就是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百分之百地为它工作,而不是仅仅作为朋友。”

20094月,袁小林成为吉利集团兼并与收购总监,专门负责沃尔沃收购项目。

这时候,吉利可能参与竞购沃尔沃的传闻已经铺天盖地。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吉利在炒作。事实上,福特此时向吉利开放了沃尔沃的数据库。公开否认收购传言的同时,李书福已经在物色一个能够胜任跨国公司管理与运营的人才。

李找到了沈晖。

“有个大项目,你来不来?”李书福径直问沈晖。

沈是菲亚特集团中国区董事和副总裁、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CEO。曾在美国博格华纳集团等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与李书福认识已四五年,曾有“若有合适项目即加盟”的口头约定。沈知道李说的“大项目”就是一直风闻的收购沃尔沃。

“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他没必要骗我。”沈晖说,“他要找的人,要有美国和欧洲公司的管理经验,我都具备。吉利缺我这样的(国际化人才)。”

李书福能够提供的薪酬并不比菲亚特高,甚至还略低。两个礼拜后,沈答应加入“大项目”,但他正在负责菲亚特与广汽合资项目的谈判,因此只能待谈判结束入伙。

“我看好这个项目。”沈晖对《中国企业家》说,“我在菲亚特工作挺好的,就看你是喜欢比较舒服、高薪和稳定,还是愿意冒一定风险而将来回报更高。”

菲亚特与广汽合资项目的谈判延期了。吉利为沃尔沃描绘的未来正在打动福特和沃尔沃。吉利只是一个投资者,要做的只是扩大沃尔沃在新兴市场的占有率,让中国成为它的“第二本土市场”。收购后沃尔沃的总部、研发中心、工厂都不搬家,沃尔沃与供应商、经销商、工会的关系不变,不裁员。但是,福特仍然持有疑虑。

“福特一方面认识到吉利这样的中国公司有潜力,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战略判断是合理的,另外它实际上对于把沃尔沃出售给中国公司,还是有一些顾虑的。”张说,“实事求是讲,从西方人的角度,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不够的。沃尔沃跟福特有很多技术交叉,而中国对于福特也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如果我们不当使用它的一些技术,会威胁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在谈判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消除它的顾虑。”

20097月,吉利向福特递交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书获得通过。童志远也接到了李书福的电话邀请。李需要一个精通中国汽车市场、有豪华车工作经验的人为沃尔沃开拓“第二本土市场”。

你开始感到李书福的心思缜密、有条不紊吗?童志远曾主持北汽引进奔驰的谈判并担任北京奔驰的高级执行副总裁、北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接到李的电话时,他刚担任华泰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不久。童2001年在一个论坛上第一次见到李书福,听到他说“通用、福特10年、20年之内破产”,作为论坛嘉宾的童与听众一起笑。2006年,吉利受邀第一次参加底特律车展,尚在北汽的童志远再次见到李书福。李说吉利要造不超过1万美元售价的汽车出口到美国。“你是中国人的骄傲,你胆子是最大的。”童称赞李。

“他的回答让我差点儿摔一个跟头,”童对《中国企业家》说,“他说我除了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国际化的勇气和信心,我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海洋文化,造就了他的国际化视野。”

童志远想了“很长时间”,决定跟李书福见面。他对并购进展的程度一无所知,同时,他也想知道并购通过后,李书福将如何运营沃尔沃。李的打算是,首先稳定和发展沃尔沃的瑞典和欧洲业务,充分发挥其欧洲产能,然后要在亚太地区扩大沃尔沃的发展,根据客户需要对沃尔沃做适应性的改进。童在北京奔驰的工作经验将在沃尔沃的中国业务中发挥作用。

1028日,福特宣布以吉利汽车为首的收购团队成为沃尔沃的优先竞购方。童的心里有了底。12月初,童志远加入吉利集团担任集团副总裁。

比童志远稍早,沈晖在菲亚特的工作完成。他没有参加1128日菲亚特与广汽合资项目在长沙的奠基,1130日到吉利报到,任吉利集团副总裁。121日,沈出现在飞往欧洲的航班上。他将奉行的谈判宗旨仍然是:开拓中国市场,不干预管理,不干预产品开发,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

1223日,福特与吉利就包括投资规划、运营管理、知识产权、付款方式等在内的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但并非最终协议。

推荐
看的高,才走的远 想的深,才跑的快
类别:绩效管理 |   浏览数(854)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